技术资讯

科金水产用产品使用介绍


   科金公司主要从事研究、开发、生产和销售饲料添加剂、水溶性复合维生素及饲料级复合维生素预混料的专业厂家。产品已销往东南亚、中东及中国大陆地区。

科金董事长金凤镇(Kim Bong Jin),前韩国上市公司韩国中央生物株式会社董事长。具有30余年维生素及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销售经验。1984年研发全球第一款水溶性维生素,是水溶性维生素生产创始人。现为韩国农业部特聘动物营养专家,负责公司海外市场开发,  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和非洲市场。

以我们三十年的从业经验,依托领先世界技术的配方技术,结合国内外技术资源,引进国外现代动物营养、饲料生产及疾病预防等方面的领先研究成果,我们全力提高生产率和饲料利用率。我们的目标是提供高品质的产品,和养殖户共同成长,持续研发高新科技产品,为人类和动物健康作出贡献。

 

 

科金水产动物专用产品

 

科维健KC-Aqua,水产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,特别添加牛磺酸成分。

 

   作用功效:①提高幼苗成活率;

   ②补充维生素营养,增强水产动物体质;

   ③增强食欲,促进排毒功能;

   ④加快动物长速,缩短养殖时间。

 

使用方法:①适用鱼虾蟹等水产动物的养殖;

   ②每公斤饲料添加本品3-5克,或每亩•米水体泼洒本品150克。

 

使用时机:①苗期使用,可显著提高幼苗成活率;投苗后3天可在投苗区域泼水使用,3天后逐渐扩大泼水使用区域。

②水质良好时使用,每周拌料或泼水使用1~2次,在晴天上午9点后集中使用,可增强水产动物体质,降低料比;

③出售前2周可加倍用量,每3天使用一次,可快速增加个体重量,增加产值;

④水质恶化、水体有机质过剩、采食偏慢时慎用。

 

 

科补Core Plus,甲壳动物(虾、蟹)专用微量元素补充剂,主要成分复合铁、铜、锌、锰、钴、硒、钙、碘等矿物微量元素。

 

   产品特点:补充甲壳动物微量元素的营养需求,促进蜕壳、硬壳等生理过程的健康进行。

 

   作用功效:①提高苗期成活率;

   ②定期使用促进蜕壳、硬壳等过程,防止软壳病、蜕皮困难的发生;

   ③维护甲壳健康。

 

   使用时机:①投苗时,在投苗区域内泼水使用;投苗后几天每天使用,逐渐扩大泼洒区域;

   ②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科补进行全塘泼洒,根据养殖品种和时期的不同增减用量;

   ③在使用有机酸、络合剂等调水解毒产品后应及时用科补补充水体微量元素。

 

 

 

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

 

一、完备的保温和增氧设施

保温棚: 温棚要求坚固,可抵御5级阵风;棚顶斜度平顺,不袋水;温棚两头及两边薄膜可以随时开启透气;棚脚高于排水河,可以排地面雨水,必要时挖浅沟排水。

增氧设施:配置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,1.5-2/台;附加管道增氧,10-15m2/头。实践证明,管道增氧可以加大新空气的有效交换而不造成应激,还可以提高水温。

二、虾塘清整
  塘底:冲洗塘底,冲掉池底积累的虾粪、死藻等污染物;充分晒塘,直到泥土龟裂为止。③池底消毒,杀灭病菌和矿化有机物。进水10-20cm,酸性池底,每亩施用生石灰100-200kg;其他池底,施用漂白粉每亩5-10kg

塘基:清除塘基杂草;②喷洒强力氧化杀菌剂(如菌毒清3号、二氧化氯、强氯精等),杀灭各种的病原体。③发现有蟹洞,可用敌百虫或聚酯稀释1000倍后用注射器喷入杀灭。

三、幼苗用水处理。

虾苗应采用天然海水、海水晶或人工配制海水,如采用地下咸水须提前10天抽取和调控(施放生石灰、打气等)。既可全塘放苗,也可围角标粗10-15天后开放全塘。围角标粗是将池角用彩条布围出0.5-2亩宽的小池,在小池内调水放苗蓄水1m,同时把盐度兑淡至3-4‰(接近于虾苗出池盐度)。

高位池可以直接放苗和集中标粗后分苗。

四、放苗前水质的培育和调节。

毒塘后第3天,用有机酸等解毒产品进行水体解毒,然后培水。

⒉培水。前期做水以清淡为佳,一般每亩用芽孢杆菌100+红糖0.5kg浸泡4-6小时,腐殖酸钠类产品1-2公斤后泼洒。隔2-3天再用1次,经过2-3次泼洒,可培育出以有益菌和硅藻、绿藻为主导的茶褐色水,透明度适中。 忌施单一的化肥或频繁、大量施肥,避免蓝藻等有害藻类的泛滥。

施放芽孢杆菌类产品(水剂),保持水色恒定,并促进池塘产生平衡稳定的菌相和藻相,保持生态平衡。一般每4-6天用芽孢杆菌乳酸菌1kg+氨基酸活藻素1kg+红糖1kg浸泡2-3小时泼洒。

开棚打气。可以增加水体溶解氧和为藻类提供碳源,促进有机物转化为藻类的营养,保持水体的稳定。促进藻类对氨氮等有毒物质的吸收和有毒物质的转化。

5.补充微量元素,平衡水体营养。对于总碱度、硬度不足的池塘,及时用科补,加离子钙等产品泼洒,提高总碱度和总硬度。

6.虾苗下池的水质要求。虾塘浮游植物逐渐生长,呈茶褐色。控制水质指标为:pH7.5-8.5盐度:1.5-2.5‰透明度:40-60cm 。如水质变清,可腐殖酸钠+益生菌溶氧:全天5mg/L以上;⑤氨氮0.1以下;⑥亚硝酸盐0.05以下。

五、虾苗的选择和放养

选择规格整齐,体色青灰色、透明,胃肠饱满,体表完整、光洁,反应敏捷有活力,体长1cm左右的虾苗。

 测量虾苗场出池盐度和温度,并使之与池塘相接近(盐度一般不偏差2‰,温度一般不偏差2)。

 试水24小时(清毒塘后10天左右),成活率要在90%以上;

 放苗前一天,用防弧菌产品每亩500g泼洒,以后每7天泼洒一次,连用4次。预防弧菌等有害菌繁殖导致的红体、肠炎和偷死。

放苗前2小时,用科达C科维健每亩500g科补每亩200g泼洒,可增强虾苗的适应能力,减少应激、提高放苗成活率。以后每7天用科达C每亩500g,连用4次。

 开足增氧机,溶氧在5mg/L以上;放苗时,只须开1台增氧机,保持水体轻微的流动,有利于虾苗的扩散。

 一次性放足苗,土池5-7万尾/亩;高位池视硬件和管理水平每亩30-50万。

棚虾放苗要密切注意天气情况,应选择水温在22以上的较稳定的白天(避开蜕壳高峰期,一般午夜蜕壳,清晨基本结束)进行,避免在寒潮、阴雨、刚回暖等天气发生变化转折期放苗。

六、饲养管理

⒈应选喂优质饲料。投苗后以20/万尾的量投喂虾片,2天后用虾片和开口料(用乳酸菌溶液浸泡)投喂,5天后使用发酵饲料投喂,每天投喂量增加前一天的10%。中、后期投料原则上宁少勿多少量多次。勤检查食台,切勿过量投喂,剩料使底质由肥变坏,加剧水体自身污染。一般每口塘设置食台2-3个,每食台放料量为投喂量的1%,以1.5小时基本食完虾料和80%的虾饱胃为标准。水温变低、换水(蜕壳)、溶氧偏低等可考虑少喂、不喂;天气好,水好可多喂;每周集中停喂1-2餐。

⒉前期壮苗。由于虾苗从育苗池转到池塘,饵料的种类和密度都有很大的变化;再者,对虾本身的各个系统的发育尚不完善;因此,怎样做好虾苗的饵料转换是养殖成活率的关键,前期壮苗就显得特别重要。壮苗的一般做法是:①选择优质的虾苗料,如虾片、发酵料。②在饲料上添加营养物质,如乳酸菌发酵液+科维健等,每天一餐,连用20-30天。

⒊中期防病。养殖中期,对虾的生长速度快,而营养的相对不足和水环境的日益恶化,是对虾发病的高峰期。中期的防病工作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,一般的做法是:①增加营养,定期向饲料中添加科维健、复合乳酸菌溶液等,减少虾粪的营养,从而减少污染。②可定期添加防病的中草药+科维健投喂,每天1-2餐,连用5餐。③可用抗弧菌产品拌料,每2-3天用一餐。

七、水质和底质管理

⒈定期培菌和补肥。

定期使用益生菌等活菌制剂,控制以硅藻、绿藻优势的茶色、油绿水色,控制池水透明度25-35cm;如水质太淡,则可用氨基酸活藻素每亩1kg和藻种0.5kg等激活藻类。如水质太浓,应使用净水产品处理。

如出现飘浮劣、毒藻,如铜绿色的微囊藻、红棕色的甲藻,要用杀藻和解毒等产品处理;同时考虑把风尾池水换掉。不间断充氧,保证溶解氧5mg/L以上,严防对虾缺氧浮头。

⒉定期改底

养虾先养水,养水先养底。这是对虾养殖工作者的共识。以改良底质为中心的水质管理,是当今养虾最关键技术之一。水质的变化,往往由于底质恶化引起。可以这样讲,虾病的发生,也往往由于底质的恶化而起。

定期每亩使用过硫酸氢钾、高铁酸钾等产品氧化,降解池底虾粪等污染物,可以构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,维持稳定的水色和透明度,营造优良水质环境。从而减少氨氮、亚硝酸盐的积累,预防“偷死”。中后期,需要改底、解毒、培菌等操作,交替使用。净化底质、提高池底溶解氧和消除亚硝酸盐、硫化氢。

⒊定期解毒。温棚养殖环境下,养殖塘封闭,使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得不到释放,积累在水中,对虾的鳃和肝脏伤害极大。可定期解毒剂解毒。

⒋注意事项:①不可过量换水,需要少量换水时,为了预防应激,应使用科达C预防或减少应激损害。②不可过量使用好氧的微生物制剂,需大量使用时,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。③原则上不使用刺激大的水体消毒剂。

十、日常管理

⒈水温、水位问题:

原则上保持22以上,18-20的时间不能维持过长(2-3天)。放养早期每天加水(经蓄水处理或过滤)不超过5cm。寒潮来临注意蓄水和封塘保温。

⒉监控浮游动物和有害藻类的生长,当浮游动物和有害藻类过量繁殖时,可适当杀灭。

⒊天气晴好,气温较高时,中午打开保温棚两端的薄膜,同时打开增氧机,使棚内外的空气得以交换。

⒋严格监控水质各个指标,并采取相应措施,保持PH7.5-8.5,水温22-28,总碱大于120mg/L,总硬度大于300mg/L,氨氮含量0.6mg/L以下,亚硝酸盐0.2mg/L以下,硫化物0.01mg/L以下。

⒌勤检查虾的摄食、活动、生长和水质变化,采取相应措施;勤巡塘,防患蛇、鼠、蛙等生物敌害。

十一、疾病综合防治

虾病是目前制约养虾成败的重要因素,尤其是病毒性疾病,流行范围广,感染率高,常造成整池、整场,甚至整个地区的对虾死亡,危害十分严重。一旦发病,难以治疗,所以应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,把防病工作贯彻于养虾的始终,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,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。防病的关键是使用无病源虾苗和建立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条件,保证营养需要,减少环境压力,避免应激反应,以减少疾病的发生。所以必须做好以下每项工作。

①彻底清淤、消毒。②购买种质良好的健康虾苗,有条件时应送检疫部门。③控制放苗密度,保持良好环境,减少环境压力。④投喂优质饲料,饲料中添加高稳C,增强虾的抗病能力。⑤保持水质良好,各个指标稳定。⑥控制浮游生物数量,避免发生藻类沉淀死亡。⑦病害流行期间,可考虑使用抗菌药物饵料,防止细菌的感染。


产品分类